對區六屆政協一次會議第130號提案的答復
發布日期:2022-10-31 11:22????區政協第六屆第一次會議上所提出的《關于為社區減負的建議》(第130號)的答復如下:
一、加強職權監管,進一步為社區減負
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為減輕社區負擔,明確社區職責,進一步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我們重點開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社區準入事項機制。2019年,我區在全市率先啟動了社區工作事項梳理工作,依照相關規范性文件將165項社區工作事項縮減為56項。2019年11月20日,我區印發了《江夏區關于建立社區工作事項準入制度的通知》,正式公布了16項《社區依法自治(監督)事項清單》和40項《社區依法協助政府(群團)工作事項清單》。今年以來,我區進一步梳理社區權責清單,制發《關于推行社區(村)小微權力運行的實施意見(試行)》,對黨務類、居務類、管理類等小微權力事項進一步細化明確。
二是出臺證明事項清單。2020年,我區開展社區出具證明事項清理工作,12月份在全市率先出臺《江夏區關于印發不應由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出具證明事項清單(第一批)》,明確社區今后將不再出具“逝者家屬取款證明、電動車權屬證明、居民養犬”等23項證明。
三是開展表格填報清理。2020年7月,我區開展社區填報表格清理工作,將由社區填報的181項各類表格精簡為35項。
四是開展形式掛牌清理。近年來,我區對全區轄區范圍內277個村(大隊)和77個社區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形式主義掛牌問題進行了督查,通過督查整改,社區(村)各類不規范的掛牌已經拆除,室外宣傳欄也進行了統一規范。
二、加強隊伍建設,進一步優化專職化力量
一是突出政治標準,強化頭雁管理。選優配強社區黨組織書記,根據社區需要,選派街道(辦事處)、管委會干部擔任社區“第一書記”,落實社區黨組織書記區級備案管理制度,實行網格(小區)黨組織書記街道黨工委備案管理制度。推動社區黨組織書記事業崗位管理工作,目前全區已有20位社區書記解決事業身份,其他社區書記待遇參照事業人員待遇進行落實。推行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制度,在社區大黨委的整體架構下,邀請下沉單位、成員單位有關同志作為兼職委員參與社區治理。實施“智匯聚力”行動,圍繞儲備足、結構優、素質強、管理嚴、保障實,深化“三雁”隊伍建設,打造一批明星頭雁,我區將于今年年內開展名書記評選,打造一批“名書記工作室”。
二是加強社會工作服務隊伍建設。根據《湖北省民政廳關于促進鄉鎮(街道)社區工作發展的通知》有關要求,結合“心理疏導”、“愛滿荊楚”、“五社聯動”等社會工作服務項目,采取政府購買社會工作項目和爭取慈善公益資金的方式,2021年我區建立了5個街道級社會工作服務站,并在所轄65個社區設置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站,并在每個社工站配置了2名持證社工。2022年2月23日,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區人社局共同印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管理全區社區工作者選任招聘工作的通知》(夏民政【2022】1號)文件,明確指出社區工作者中40歲以下的三年內需取得社工證,40歲以上的5年內需取得社工證。區民政局根據每年報考社工證的社區工作者人數,分別進行初級、中級兩場專項培訓。目前,我區社區工作者中共有執證社工232名,其中初級188名,中級44名。2022年我區將實現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全覆蓋,繼續聘請專業社工人才,開展社會救助、社會事務、社區治理、養老服務、兒童福利等民政領域社會工作專業服務。
三是突出實干為先,強化網格工作力量。以街道為單位制定社區干事“定崗網格”具體實施辦法,實行社區干事工作崗位和主要精力在網格(小區)的“雙下沉”,建立定期訪查機制,做實“網格發現、社區呼叫、分級響應、協同處置”機制。下沉組織資源,積極推行“全科社區工作者”,一窗受理、集成服務,非集中性工作期間其他社工全部下沉網格,真正實現黨的組織鏈條延伸到哪里、黨群服務陣地就建到哪里、黨的工作就開展到哪里。各街(辦事處)、管委會要積極探索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路徑,建立“網格+”工作機制,讓社區干事變身排查員、宣傳員和服務員,持續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不斷壯大以居民黨員、物業黨員等為主體的兼職網格工作力量,破解有“格”無“網”現象,形成“橫到邊、縱到底、無縫隙、全覆蓋”的條塊聯合、共駐共建的合力,充實社區工作力量。
三、加強多方協同,進一步提升治理效能
一是進一步完善“三方聯動”機制。區民政局、區住建局搭建武漢市業主決策電子投票系統平臺,明確街道(社區)操作人員,完善基本信息;組織社區書記到武昌區社創谷、江岸區百步亭社區參觀學習引入第三方參與小區業委會組建及換屆等工作,宣傳區委組織部制定的《全區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攻堅提升行動”工作方案》,引導社區引進第三方社工機構參與小區業委會組建、換屆指導及糾紛化解工作。起草并聯合區委組織部、區住建局下發《關于深化“三方聯動”運行機制提升小區治理水平的通知》,指導社區居委會、小區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開展“三方聯動”工作;目前,全區93個符合條件的小區完成業委會換屆或組建,43個符合條件的社區建立“三方聯動”制度,77個社區下設環境與物業管理委員會。
二是建立“居民吹哨、物業報到”機制。完善物業服務投訴糾紛直辦、聯辦、轉辦制度。建立與“民呼我應”工作平臺溝通機制,定期梳理群眾反映集中的物業服務管理突出問題,聯合開展專項整治。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推動城鄉建設、城管、公安、水務、園林等區直相關部門根據各自職責,落實住宅小區房屋出租、垃圾清運、違建拆除、治安管理、道路維護、管網疏通、綠化養護等工作,著力解決小區物業突出問題。據統計,區住建局物業服務中心2021年共受理市區長專線和城市留言板投訴件6786件,陽光信訪和來信來訪共86件,涉及全區132個項目。6872件已回復,回復率為100%;6872件已回訪,回訪率為100%;6872件已辦結,辦結率為100%。
三是加強日常監督管理。聚焦熱點難點抓監管,重點抓好小區公共收益分配使用管理、物業企業退出小區管理等問題的指導監督。緊盯信訪投訴抓監管,充分發揮第三方機構作用,堅持問題導向、信訪牽引,將日常監督檢查與信訪處置密切關聯,形成發現問題、巡查檢查和督促整改的管理閉環,提高針對性。圍繞事中事后抓監管,充分運用“紅黑榜”“雙評議”、日常行政監管巡查等常態化監管手段,按照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原則,加強信用信息管理、推進構建以信用為核心的物業服務市場監管體制,推動物業服務企業誠信經營、健康發展,逐步形成誠實守信、優勝劣汰的良好市場環境。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落實市區相關工作的具體部署和要求,強化黨建引領,以實施“江夏管家”深改項目為契機,進一步系統化、集成化推進社區減負、社會治理工作,實現區域黨建管的實、黨員干部管的優、群眾訴求管的快、社會治理管的細、多元共建管的全的總要求,促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深入實施“五區戰略”,建設“五個江夏”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再次感謝您對我區社區建設與社區治理工作的關心,希望您繼續關注和支持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對我們的工作給予監督,促進我們工作的改進和提高。
?
?????????????武漢市江夏區民政局
? ??????????????????????????????????????????2022年6月13日